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动力是语言和文字,将所有的东西用文字记录并传播,能极大的提升了沟通效率。 对于记录音乐也一样,在古希腊、中东、印度、中国均有记录的乐谱的方法,称 记谱法。
目前流行最广的 五线谱 是最常用的记谱法,其次是在阿拉伯数字基础上发明的 简谱。 五线谱最开始也不是五条谱线,是从没有谱线加多线后发现更方便记录乐谱发展而来的。
在公元九世纪的欧洲,使用的记谱法称为纽姆谱,最早的时候没有谱线的。 咏唱时随着波浪线上升增加音高,下降时降低音高,具体加多少降多少随意或者看领唱的。
无谱线纽姆谱有点随意,在10世纪,在意大利南部就会在下方用字母表示音高。
此时在法国,则在谱子中增加一条横线,表示中心音或者终止音,根据黑点离线的距离计算音高。
如果我们用一线谱来对《小星星》记谱的话,如下图所示,中心谱线表示F,根据小黑点里线大致估算是哪个音。 从左到由表示时间,第1个第2个键都是弹C,第3个第4个键弹G。
在11世纪,意大利人发现用线比用文字更为简洁直观,于是改进了一下,增加了一条线, 并通过颜色来区分这两条线:红色线代表F,黄色线代表C。
用二线谱记录《小星星》如下图所示:
教士圭多·阿雷佐(Guido d'Arezzo,c. 991–1033)再增加一条A,于是就成了三线谱。用二线谱记录《小星星》如下图所示:
二线谱和三线谱使用时间都不是很长,1025年,还是圭多·阿雷佐提议再增加一条线,这样就有了四条线和三个间, 刚好能覆盖CDEFGAB七个自然音,这样也不用使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而是使用谱号表示不同的区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使用四线谱,一方面教会圣咏使用的音高不多,一方面用谱号和上加线下加线可以支持音域也比较宽。
在声乐中四线谱够用了,在器乐中,音域更加宽广,在16世纪的法国,五线谱逐渐流行, 使用五条线有四个间,假如在使用上加线下加线一条线,可以表示13到15个音高。 再添加上高音谱号或低音谱号,五线谱可以表示28-30个音高。可以支持绝大多数乐器中常用音。
五线谱有一条中心线方便定位,六线谱视觉上有点多有点乱了,下图这种六线谱逐步不用了,记谱法固定在五条线了。
174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使用阿拉伯数字发明了简谱,与中国的工尺谱有点相似,对于单声部音乐比较友好。
数字1234567分别表示CDEFGAB,数字下加点表示低八度,数字上加点表示高八度。《小星星》简谱如下所示:
简谱很简洁紧凑,却存在以下问题:
在五线谱早期,使用手写的点表示音,后来也有使用方块,每个音表示固定的弹奏时长即音值(时值)。 逐渐发展处使用空心圆、实心圆、符干、符尾等分别表示不同的音值。
下图为不同时值的音符:
记忆方法:早期记谱法的黑点或黑方块对应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带一个符尾,可理解为在四分音符上砍一刀只有一半时间。 十六分音符为四分音符横竖砍两刀就只有四分音符的1/4的时间。以此类推三十二分音符为四分音符的1/8、六十四分音符为四分音符的1/16,这两个时值太短用的比较少。
实心圆为四分音符及更短时值的音符,用空心圆来表示更长的时值,空心圆表示4个四分音符,空心圆带符干表示空心圆切一半儿2个二分音符。
音值时值并代表实际的弹奏的时间,同一个乐谱可以整体快一点也可以整体慢一点(跟看视频正常速度或2倍速类似),所以要乐谱还需要定义每个音符实际的时间,也就是每分钟节拍数(BPM,Beat per minute),比如BPM为120表示每分钟120拍,每拍时间为0.5秒。
在BPM为120时,如果标注4/4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那么弹奏每个四分音符的时间为0.5秒。如果是2/2拍,表示二分音符为一拍,每个二分音符为0.5秒。
同一个乐曲在不同的BPM下均可弹奏,体验会略有不同。
音乐中不光有音,也会有停顿,下图表示不同时值的停顿时间即休止符。
记忆方法:和音符类似,先记住四分休止符像一个竖形波浪线,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六十四分休止符都可以理解为降竖形波浪线变直并在左上角分别砍一刀、两刀、三刀、四刀,每砍一刀时值减半。
全休止符和上横线像个学士帽,二分休止符和下横线像个圆毡帽,可以理解带学士帽的人上学时间比普通带圆毡帽的人要长很多。
下图是音符和休止符的对比:
最常用的音符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以此为基础在右上角或左上角砍几刀表示减半多少次。
在同一个乐谱中,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实际时间是相同的。
更多关于节奏和节拍请参考 节奏。
不同乐器的音高不同,比如贝斯音高比较低,小提琴的音高相对比较高,用五线谱上加线下加线会看起来比较混乱, 于是就是在五线谱开头定义符号用来表示这五条线表示哪五个音高,这个符号称为 谱号。
谱号的意义就是尽量避免少用上加线下加线,从而使乐谱方便阅读。
最常见的是高音谱号,如下图所示,像一个变化的G,小圆围住的线为音高G,也叫G谱号。
对应钢琴的键位和音名如下图所示,其中最底下一条线下加一线为钢琴中央C的频率为261.6,最底下一条线E频率为329.6,G的频率为392。
一种简单的记忆方法,从下往上四个间分别是FACE,为英文单词Face脸的意思
一般乐谱用高音谱号。一些乐器如吉他、小提琴、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和小号等音高也适用高音谱号。
低音谱号,如下图所示,像个耳朵,右边两点之间表示音高F,也叫F谱号。
对应钢琴的键位和音名如下图所示,其中最上一条线上加一线为钢琴中央C的频率为261.6,最上一条线A频率为220,从上往下第二条线F频率为174.6。
低音吉他、低音提琴、大提琴、巴松管、长号和大号等乐器适用低音谱号。
中音谱号和次中音谱号的中心为音高C,也叫C谱号,次中音谱号比中音谱号高一条线。
最中间的线对应钢琴中央C的频率为261.6。
本章我们讲解了五线谱的来源和发展过程,简单讲解了不同音符代表的时值,最后讲解不同的谱号兼顾不同的乐器。
五线谱最初表示西方音乐从12个音中选择的7个音(自然音),人们相同的乐谱换成另一组7个音会有不同的感觉。 选择哪7个音,以哪个音为主,对于五线谱而言也增加了变音记号来表示另外5个音。下一章我们讨论调、调式。
前华为音频工程师撰写,喜欢的话请他喝一杯咖啡